星期日, 10月 21, 2018

FF v.s. APS-C (crop sensor) vs. Micro 4/3 (M43)

Tony Northrup 這系列影片其實不完全正確.

實際上:

(1) 等效焦距其實只能等效視角/角度. 一顆50mm的鏡頭不會因為裁切而使得壓縮感變成一顆在M43等效100mm的鏡頭. 鏡頭廠商其實也不應該在鏡頭上標示該等效於135系統多少多少. 否則, 中畫幅鏡頭需要在鏡頭上標示等效於135系統多少多少嗎? 又或者為什麼不是135鏡頭廠商來標示等效於中畫幅系統多少多少而是中畫幅鏡頭廠商在鏡頭上來標示等效於135系統多少多少呢? 所以鏡頭上面應該標"物理"的絕對衡量標準. 50mm就是50mm, 不需要標示"等效於什麼什麼什麼". 

(2) 等效光圈其實只能大略估算景深效果. 而且只能拿來估計景深內, 而不能拿來估算景深外. 50mm的焦外仍然是50mm, 不會因為裁掉周圍而使得剩下的焦外景深變成100mm. 富士XF56 f/1.2的景深外其實大約相當於FF 85mm f/2.0而不是乘上crop factor計算出來的f/1.8, 因為56mm跟85mm的焦外散景並不是線性關係, 不能直接乘上crop factor 1.5換算. 同理, 200mm f/2.0 裁切成crop sensor的照片的焦外散景不會等效於 300 f/2.8 的焦外散景; 200mm f/2.0 裁切成M43的照片的焦外散景也不會等效於 400 f/4.0 的焦外散景.

(3) FF照片比往下的小片幅照片乾淨, 並不是因為FF感光元件比較大吸收比較多的光. Ken Wheeler解釋得比較正確:


但他個人比較偏激所以比較難聽得懂. 我舉個比較簡單的例子: 比方說我們用同一台同一片Full Frame 感光元件裁切做出 APS-C跟M43兩台相機. 換句話說, 三台相機擁有同樣的像素密度. 高ISO的訊噪比也是完全相同.

 用FF的200mm來拍一隻貓頭鷹會像這樣:
但是因為貓頭鷹看起來太小了, 所以我們把照片按比例裁切成M43的視角, 也就是相當於用200mm的鏡頭裝在M43的相機上拍攝像這樣:


OK, 貓頭鷹看起來比較大了. 但隨之而來的是, 噪點也變多了!? 噪點其實並沒有變多, 因為我們是從同一張照片裁出來的. 那為什麼會"看起來"變多呢? 因為我們把局部放大得太多. 換句話說, 如果你把FF的照片放得夠大, 你一樣會看到這麼多的噪點. 裁切成APS-C或是M43不會增加噪點, 而是伴隨著放大而看到本來就存在的噪點. 對FF來說改用400mm來拍出同樣視角的照片則因為不需要裁切, 所以沒有那些因為需要放大才看得見的噪點.

所以回到問題本身, "FF照片比往下的小片幅照片乾淨" 是因為 "FF的照片不需要放得那麼大", 抑或是 "APS-C跟M43的照片如果不要放得那麼大的話, 其實噪點也看不怎麼出來". 換句話說, 如果輸出的照片只需要在小尺寸的螢幕上回放(比方說手機), 那麼M43的照片看起來也會挺好的不是嗎? 

FF與APS-C跟M43真正的差異, 我認為是FF需要用實體焦長更長的鏡頭來達到跟APS-C/M43相同的視角. 因為實體焦長更長從而使得壓縮感增強以及焦外散景更糊, 伴隨著鏡頭體積是片幅差異的三次方的增加與相對應的重量變更重. 同理, 中畫幅需要比Full Frame 實體焦長更長的鏡頭來達到相同視角, 使得超級大光圈的中畫幅鏡頭的體積跟重量並不是一般人可以隨手拿出去玩.

APS-C的劣勢在於相對應的鏡頭都需要快一個stop才能彌補差距. 比方說等效於24-70/f2.8的標準變焦鏡頭就需要做到16-55/f1.8; 以Sigma 18-35/f1.8的體積跟重量來看顯然不為一般人所接受. 但反過來說, 搭配量身訂做的定焦鏡的話APS-C才有可能做到隨身攜帶.

M43的劣勢在於相對應的鏡頭都需要快兩個stop才能彌補差距, 而且物理上幾乎不可能做得到. 等效於24-70/f2.8的標準變焦鏡需要做到12-35/f1.2甚至1.0(因為12mm~35mm壓縮感較差). 定焦鏡則需要做到f/0.7甚至還要更大才能等效FF的1.4的壓縮感. 高感光度表現固然很差但反過來說這是真正能放進口袋的相機跟鏡頭尺寸.

星期三, 10月 03, 2018

各家無反產品線目前感想

[Nikon Z]

* Z7的機身規格對不起售價; Z6則相對合理些.

* 24-70 f/4 畫質雖然很好但其實景深等同於 APSC 16-55 f/2.8, 如果是想要一機一鏡減重的話現有的APSC系統加上16-55其實都做得到.  唯一有興趣的鏡頭 50 f/1.2需要再等兩年.

* 從命名上看, Z6像是D610同階的產品, 售價是$2000美金這等級. Z7只有售價像D850但是規格像是D750同階的產品, 售價是$3000美金這等級. 以此推論再往上應該要有Z8這條線定義在畫素機, 售價$4000美金. 旗艦機應該是Z9, 售價$5000美金. 但顯然Nikon無反的對焦能力還在tune所以先從低階的Z6/Z7出起.


* 鏡頭的話f/1.8應該也是會出齊24/28/35/50/85, 定義為輕便鏡.

* 兩年後同樣是二手機身三四萬元, Z6顯然是比EOSR來得有競爭力.

結論: 等兩年後再看看.

[Canon EOS R]

* RF 50 f/1.2 畫質很好, 可惜能與其匹配的相機還沒有出現.

* RF 28-70 f/2 對職業用戶有用. 但期望一機一鏡減重就顯得不太實際.

* EOS R 的缺點差不多都在這個影片被點到了. 眼對焦只能在單張模式開啟. 連拍模式下的連拍張數也很有問題.

* 總的來說, 上市第一天可以馬上買得到RF 50 f/1.2, 但是機身免不了需要在一年後最遲兩年內賣掉換新機. 中間損失的價差如果有三萬的話至少可以買顆鏡頭或甚至一個二手的機身.

* 因為沒有數字可參考所以從EOS R的命名看不出這台怎麼定位, 但規格上低於Nikon Z6看來像6D這條線. 若是如此因為$2300美金定價高於Nikon Z6, 那麼Canon重新定義自己低階系列位階要高於Nikon第一階相機, 換言之等於是漲價.

結論: 還是要觀望. 不久之後應該會有$3300美金這個價位的新機種來得到機身防抖跟5D4水準的對焦.

[Sony A7 xxx]

固然照片可以修可以後製, 但現在作為即將要購入的第三個機身我希望多在錄影方面能夠捕捉愛女多些. 影片後製一直都是很痛苦的事情,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為此我一直不是很喜歡A7的顏色, 即便現在A7非常適合錄影.

[Fujiflim X-T3]
* 除了不是全幅之外其他都很好. 背照式CMOS在ISO 6400以後的進步被增加的像素抵銷. 對焦有顯著的進步, 相較X-T2果決.


* 錄影規格逆天, 但沒有IBIS機身防抖. 有IBIS的X-H1錄影規格顯得落後, 因為上市距離現在才七個月所以雖然以後應該會有台X-H2加上X-T3這些錄影規格但不會馬上出所以還有得等.

* 33mm f/1.0 也還要再等兩年...

結論: 應該是可以出手X-T3. 擁有旗艦機的性能跟規格售價卻壓在$1500美金. 現下無論是Canon還是Nikon可預見只會在超過$4000美金的產品線才會給齊X-T3的技術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