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日期雖然不記得了, 但是因為是剛出就買, 所以應當是在1996年(好快! 轉眼間也15年了...). 售價3000日幣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實在是太便宜了, 那像現在動輒五千七千的MG比比皆是. 但在當時最貴的不過就是MG Gundam ver. 1.0 的2500元日幣, 再往前就要推到1/100 Nu Gundam 全備型 2500元日幣了. 以當時的角度, 3000日幣已經是相當貴的剛普拉.
最近日本雜誌有個調查哪些是最好最容易組裝的MG, 果不其然這些 2.0 (Gundam 2.0/ Zaku 2.0/ Zeta Gundam 2.0)分居前三名.我想往後幾年這名單應該還是會變的, 畢竟廠商的技術可是越來越好, 剛普拉只會越來越好做, 不會越變越難做; 但要是來調查哪些是最難最不親民的MG呢? 哈哈, 我敢說 MG Zeta Gundam 1.0應該會有前三名...不, 如果直接頒給她第一名我也不意外.考慮到剛普拉只會越來越好做的情況下, MG Zeta Gundam 1.0恐怕是後無來者的難度第一名.
為什麼這盒Zeta這麼難做呢? 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任意兩零件黏合後就會自動在前後產生要補的縫...orz. 以現在MG零件拆法是先有內構再把外裝甲依接縫拆開, 所以外裝甲通常只需清注料口即可. 15年前的這盒Zeta沒有內構, 而且泰半都是從中對剖的組合, 所以要補的縫可以說多到數不清呀! 況且可動又差, 零件也不牢靠, 變形幾次之後就會鬆到站不起來, 變飛機也會垮掉, 最後往往就會進入被拆解改造的零件來源區...
這盒對15年前的我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記得第一盒組完沒上色, 因為當年我也是不怎麼喜歡用膠水黏剛普拉的遜咖,零件東掉一個西掉一個, 還會劈腿給你看; 2003年買了第二盒再試了一次同樣失敗, 除了當時上色技術不成熟之外, 這盒Zeta的可動非常差, 上半身也太瘦了, 不改造的話就算塗裝再好, 外觀比例仍舊是很難看.
時隔15年之後, 這盒還有什麼製作價值嗎? 我認為還是有的, 因為這畢竟是比Zeta 2.0還要接近Zeta ver. Ka的線條的剛普拉.如果想做 Zeta Gundam ver. Ka的話, 這盒MG仍然是首選, 至少也得借用其外殼來套在其他可動較佳的內構上改造. 無論如何這盒Zeta仍舊是是一道必須要跨過的障礙.於是15年後的現在我又買了第三盒. 這次就當做是這幾年下來所有技術的總複習.
當年覺得很困難的拆件分色塗裝, 現在看起來已經沒那麼困難了. 為了改善不能站外八的缺點所以把大腿給鋸開削空, 內埋一個5mm內徑的軟膠. 旁邊用AB補土填滿補強. 髖關節則打上5mm的樁, 以承受未來背包機翼等重量.腳跟白色插孔剪開, 留下紅色腳跟從下往上"穿鞋"扣上的空間.
小腿內側的插栓削短, 左右兩零件黏死, 補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