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31, 2010

當頭棒喝

Ken Rockwell這篇"Lens Sharpness"對我真是當頭棒喝啊!!!

http://www.kenrockwell.com/tech/lens-sharpness.htm

我不作翻譯但是僅點出我恍然大悟的地方.

"比較鏡頭銳利度是賣雜誌與評論的主要手段. 雜誌評論作銳利度討論是因為它容易被測量評分"

"一張不銳利的照片大部分不是由於鏡頭不銳利, 而是由於(a)對焦錯誤(機身對焦錯誤, 或手動對焦也錯誤) (b)對焦平面涵蓋的面積不夠 (c) 錯誤的光線表現 (d) 物體在移動 "

"在挑鏡頭的時候, 銳利度是最後的考量"
(按: 可是他老兄還不是特地去比了Nikon 12-24 跟 Tokina 11-16的廣角邊緣銳利度...囧)

"熟悉你的器材: 當你知道手頭上的鏡頭光圈全開不夠銳利時, 縮光圈縮到它變得銳利為止"
(按:到頭來雜誌跟評論的銳利度圖表還是很有參考價值啊!)

"微光下用F2.8拍照邊角不銳利也沒關係, 因為通常邊角也是暗的"

"在實驗室中拍圖表進行的銳利度測試並不能完全反應到實際拍攝的情形: (a) 圖表通常是薄薄的一張, 所以對焦面只需顧到圖表這層, 而實拍的物體不是平的 (b)圖表是靜止不動的, 而實拍的畫面會."

"MTF測試中銳利度最好的通常來自於長焦鏡頭, 但實拍時仍舊不會銳利; 這是因為鏡頭和物體中間的空氣介質, 薄霧, 灰塵等等都會讓畫面變髒變不那麼銳利. 長焦鏡頭擁有更淺的景深使得讓被拍物的邊緣也銳利變得困難--當被拍物凹凸不平時更困難"

"好照片來自於 (a)良好的受光 (b)乾淨的空氣 (c) 物體被拍攝在最佳對焦面 和(d)有創意跟靈感的攝影師"

"藝術與攝影師會避免把邊緣也弄得銳利, 因為這會讓觀眾注目在攝影師預設的拍攝主題之外. 好照片是要讓觀眾目不轉睛地注視在被拍攝的主體上."

"主題以外的物體既然不需要被拍得清楚, 所以即使他們跟主題不在同一個對焦面也沒關係"
(按: 反過來說跟主題同對焦面的物體應該越少越好)

"貴的器材並不等價於拍得更好, 而是它們有助於提高在不同環境下拍到好照片的成功率"
(按: 反過來說便宜的kit鏡多拍幾次總有一次會跟貴的器材一樣好...囧)

"對焦面必須是完美的. 來自機身自動對焦系統些微的對焦不準確都會造成照片不夠銳利"
(按: 所以可以說"nikon比較利, canon比較柔"不是空穴來風嗎? XD)

" 真的關係到好鏡頭的因素 (a) 對焦環容易轉動嗎? (b) 畫面扭曲嚴重嗎? (c) 手動/自動對焦 切換容易嗎? (按: 怪不得Tokina要設計成如此方便的手動/自動對焦切換機構) (d) 鏡頭回報給機身的自動對焦資訊是否能讓機身總是對焦在最佳的對焦面上? (e)抗耀光好嗎? 鬼影多嗎? 最後才是(f)銳利嗎?"

"有些好照片是刻意被拍得不那麼銳利才能凸顯主題, 從而成為好照片的"
(按: canon真應該把這句話抄回去拿來當作廣告的slogan...XD)

"畫面中物體越少越有說服力"

"銳利的照片總是無趣的, 而且往往是業餘者在做的"
(我: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