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月 25, 2011

究竟哪種鏡頭才需要防手震?

這問題我本來也是不作他想, 當然是望遠鏡頭嘛! 所以潛意識中我早就認定應該要把大部分的鏡頭預算留給在望遠端買六萬元的小黑六

直到最近大量看16-35VR拍出來的照片, 才覺得上面這個想法好像有點錯...

先來想想望遠端有什麼是我非得用VR防手震才能拍下來的:

小黑六就是要在黑暗中拍遠在舞台上的模特兒才顯得出優勢啊!!!...等等, 我有多少種場合會需要在黑暗中拍舞台上的模特兒? 舞台燈光都打得很強,吾輩不靠攝影吃飯的話, 為了這理由買小黑六似乎騙不過老婆大人...這麼頻繁走動的標的,光圈恐怕也得維持在1/125或更短時間才有凝結的效果, 就算開了VR也沒把四級防手震給用到底.

拍鳥拍飛機也是大光圈比較有用. "我要在陰天跟黑暗中拍鳥拍飛機!"這蠢話就別再提了...

動的不行, 那我找不會動的總會用得到吧? 嗯...拍拍歐洲教堂屋頂尖角處的耶穌十字像? 咦? 好像沒什麼意思.

在室內拍靜物如何? 拜託! 200mm在家裡要怎麼甩得開啊? 最近對焦距離動輒一兩公尺起跳的啊!! 囧rz

街上等公車的美眉? 這總不怎麼會動了吧! 哈哈! ...可惜拍這個會被老婆大人揍, 卻下...

夜拍老婆總可以了吧? 只是200mm端半身像大概距離六到十公尺, 除非老婆不願意讓我拍否則站這麼遠拍她實在是怪怪的...

那廣角呢? 廣角大都拍建築拍大景, 雖然都不太會動, 但廣角端本來就不怎麼會手震. 不過, 晚上拍夜景倒是很有用, 好多張用16-35VR的照片我覺得都很棒, 尤其是夜拍歐洲的建築有著說不出的美.拍大景講求縮光圈求景深, 剛好跟光圈全開硬吃背道而馳. 如此說來, 廣角端用防手震似乎有那麼一點道理.

廣角望遠似乎都不怎麼迫切需要很多級的防手震, 那標準焦段24-70呢?

我會不會用到70端夜拍老婆大人半身像呢? 肯定會.
我會不會用到24端拍夜景呢? 一定會.
我會不會在室內拍靜物呢? 保證會.

結果最需要防手震的居然是24-70! 真是大出我意料之外. 這焦段裡的定焦鏡, 再怎麼糟的光線下也是可以光圈全開硬吃; 24-70光圈再怎麼全開也只有F2.8, 光量僅僅只有F1.4的四分之一...

怪不得24-105/120的防手震會頗受好評. 原來是真的有需要.一般來說24-105/120 F4全焦段大概至少都可提供兩級以上的防手震, 曝光時間變長四倍的同時, 倒推回來就是比 24-70 F2.8時光量大一倍, 等於賺了一級ISO.

當然不同的人喜歡拍的對象不同, 有人喜歡望遠拍美女所以資金要先買VR的望遠鏡頭, 有人喜歡夜晚拍大景所以得先買VR的廣角鏡頭. 冷靜想一想的話, 最後得出的結論搞不好會跟原本的想法大相逕庭.

所以總結我自己的需求:
望遠端: 可能只需買小黑三 80-200 F2.8D就夠了
標準端: 應該還是大光圈定焦鏡F1.4為主
廣角端: 好像真的得買16-35VR??? 我一定是得了非得找理由強迫自己買下她的病...~>_<~

沒有留言: